|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武隆历史

武隆历史

关键词:武隆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武隆
  • 电 话:
  • 网 址:
  • 感谢 cqwl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048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武隆设治,始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一统志》载:今核桃乡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武隆历史悠久。根据1982年江口镇出土的石斧、铜钺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5000年)即有土著民族繁衍生息,周、春秋(公元前1841年至公元前476年)为巴国属地,战国至东汉(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为枳县所属。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置汉平县,治地今鸭江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汉平县并入枳县,治地今涪陵区东岸。南齐至北周(公元479年至581年)复置汉平县于鸭江镇,隶属涪陵郡。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徙汉平县于涪陵,十三年(公元593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治地今土坎镇。北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复名依旧。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武隆县并入彭水县,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省武隆县为镇入涪州。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改武隆县为巡检司。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改为涪州第五分区,区署设羊角碛。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五月,四川省府以涪陵县第五区幅员广大,决定划为武隆设治局,治地巷口镇。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复置武隆县,治地未变,直至解放辖四个指导区,共五个镇十三个乡,人口约十七万。 
   武隆县属渝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褶皱带,多深丘、河谷中,以山地为主。自然概貌为八分山,分半地,半分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山菁、白马山、弹子山由北向南近似平行排列横穿全境,分割组成桐梓、木根、双河、铁矿、白云高地。因娄山褶皱背斜宽广而开阔,为寒武系石灰岩构成,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背斜被深刻溶蚀。乌江由东向西从中部横断全境。乌江北面的桐梓山、仙女山属武陵山系,乌江南面的白马山、弹子山属大娄山系。木棕河、芙蓉江、长途河、清水溪、石梁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两翼汇入乌江。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全县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伏流交错,溶洞四伏。最高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2033米,最低大溪河口海拔160米,一般相对高度都在700米至1000之间。乌江是我县唯一通航河道,流经十六个乡镇,东起木棕河,西至大溪河,行程80公里;两岸河谷狭窄,江水奔驰于悬崖峭壁间,重峦叠嶂,山峰重入云,江出一线,气势雄伟,航道多峡口险滩,,尤以羊角碛五里滩蓍称。全县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自然条件较差。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41.7℃,无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四至六月降水量占39%,主要灾害有冰雹、山洪、大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约有五个月的多雨季节,雨雾蒙蒙,日照少,气温低,霜期长,秋风冷露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在600米以下的地区,易遭旱灾。山上山下温差10度左右,立体气候较显著。
  在辽阔的山区,资源丰富。以松、杉、柏为主,森林面积约66万多亩;已采矿藏主要有煤、铁、硫铁矿、铝矿;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有油桐、卷子、生漆、茶叶、黄连、苎麻、杜仲、烤烟等数十种,有的品种已被列入全国和市里的基地。水产资源丰富,除提蓄引灌外,拦河筑坝修建水电站,目前境内有大、中、小水电站100多个,在高山,为虎、豹、马豹、猴、野猪等野生动物栖息之地。经专家考察发现,在武隆县白马山原始森林区有小熊猫、灵猫、林麝、银杉、真楠、大鲵等国内外珍稀动物。武隆县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其秀美的山川、神奇的溶洞、幽静的大峡谷,古老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南国草原著称于世,武隆正以“梦幻武隆”品牌向国内外推出武隆旅游。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电话:17702337463 传真: 邮箱:602876193#qq.com
地址: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建设东路106号负一号 邮编:408500
Copyright © 2004-2024 武隆区楼宇广告经营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