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散板泛舟】柯良建|五里滩边

  • sid57496955
楼主回复
  • 阅读:3663
  • 回复:0
  • 发表于:2022/7/12 21:09:24
  • 来自:重庆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隆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作者简介】柯良建,男,汉族,60后,重庆武隆羊角人,武隆区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武隆江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乌江五里滩照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今年8月初,一个烈日炎炎的日子,我怀着对乌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挚爱和船工、纤夫的敬意,走访了93岁高龄的老船工易世禄老人和乌江船工号子第三代传承人胡代林先生。在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昔日繁华的羊角小镇、五里滩上往来如梭的木船、纤夫和船工们同急流险滩抗争的身影历历浮现在我眼前,那粗野高亢,撼山震水的号子声久久响彻在我耳畔。

远去的小镇
羊角是千里乌江最有特色、最为繁华的小镇,也是一个特殊的小镇。说她特殊,是因为她的崛起和繁盛同一次大岩崩有关。在岩崩前,乌江从这里缓缓流过,江面宽阔,通航顺畅,两岸散居着百十来户人家,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村落。

清朝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夏天,数日暴雨之后,羊角乌江南岸李家湾,山摇地动,随着一阵阵轰隆隆巨响,一场罕见的大岩崩发生了。这次岩崩垮塌方量之大,冲击力之强,乃乌江流域亘古未有。垮塌的岩石冲入乌江,一时江水断流,巨大的方量把乌江向北推出近100米,南岸形成了一个绵延五六里,乱石嶙峋的巨大碛坝。原来宽阔平缓的江面,陡然变成落差10多米,状如弯曲羊角的五里长滩,羊角镇也因此得名。

有诗云:“五里长滩乱石横,狂流倒注迅雷鸣。”从此,这里变成船只难以逾越的“天堑”。据史料记载,这次岩崩造成乌江停航一年多,上游渝黔地区的数十万百姓因无法得到食盐、白糖、布匹等物品的供应,同时桐油、生漆、药材等山货无法运出,曾多次聚众到当地官府请愿,要求迅速解决其民生问题。被迫停业的船主和商家,心急如焚,也处于万分焦虑之中。为了恢复乌江的航运,他们先找来胆大的船工试图驾船闯过五里滩,但一次次均以船毁人亡告终。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和苦苦思索,人们终于想到上下船只分别在滩头和滩尾卸货过滩,然后重新装船前行的办法。

当年,在政府拨付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大小商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迅速在滩头的烈女石和“滩眼脚”的月台处,修筑起宽大的码头,连接码头的是用半米宽的青石铺成的两条平行的石板路。

由于滩头和滩尾停靠船只上的货物需要大量力夫装卸、搬运过滩,上滩的船只需要大量的纤夫牵引才能过滩,许多外乡人蜂拥而至,在五里滩边安居乐业,干起力夫或扯船子的营生。据易世禄老人回忆,最热闹时五里滩边每天停靠的大小船只有近200条,聚集着纤夫数百人,力夫上千人。

无数船工、纤夫、力夫、货主、商人聚居在五里滩边的小镇,精明的商家和小贩嗅到了难得的商机,他们开始在石板路的两侧搭建起简陋的草房竹屋,作为经商的铺面和小店,向过滩滞留的人们提供服务。后来,不但附近的长坡、花园、石床等地的人家纷纷迁来羊角碛做点小买卖,就连长江上游的宜宾、泸州、重庆,长江下游的江浙、湖广等地都有人到这里安营扎寨,经商兴业。羊角碛人气骤旺,逐渐扩大成为乌江航道上一个繁华的集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集镇除江畔保留一些竹木搭建的吊脚楼外,正街上陆续建起了砖墙瓦屋和一幢幢深宅大院,并向东不断延伸。街道上的建筑大多沿袭了明清风格,郑家大院、田家大院、曹家大院、金家大院、黄家大院、熊家大院等大姓人家的庭院就是代表,这些庭院宽敞明亮,分院门、正厅、厢房,显得错落有序,古朴雅致。

小镇上,无论是正街,还是一些无名小巷,都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商铺和楼亭。商铺中有各类酒肆、茶馆和食店,也有供人享乐的红楼、春院,更多的则是经营油盐酱醋、日用百货、山珍医药、名特小吃的门店。入夜,羊角碛仿佛进入梦幻迷离的仙境,整个小镇灯火通明,各类商铺门前悬挂的大大小小灯笼,如天上闪烁的繁星,在徐徐江风中流光溢彩,迷离诱人,隔江眺望,像一条五里长的巨龙栖息在江畔,身上的鳞片在黑夜里闪耀着金光。大街小巷,力夫沉重的脚步声;运送货物的“鸡公车”咕咕的呻吟声;吆五喝六的喝酒划拳声;品茶议事的高谈阔论声;红楼春院的打情骂俏声;小贩沿街的叫卖吆喝声;更夫报时的梆梆木竹声……同五里滩的一阵阵波涛声合凑出一曲曲空前繁荣的交响乐章!“是匹不是匹,难过羊角碛”、“好吃不过乌江鱼,热闹不过羊角碛”等谚语的广为流传,正是昔日羊角小镇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乌江航道进行大规模的整治,爆破礁石,疏通河道,铁壳机动船逐渐替代了“歪屁股”、“舵笼子”等木船;牛力绞滩和电力绞滩的相继使用,羊角镇浩浩荡荡的力夫和纤夫队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山峡水库建成蓄水,五里滩的江面重新变得宽阔平缓;去年,五里滩南岸大山又出现岩崩隐患,小镇居民整体搬迁,曾经繁华的小镇沦为一片废墟。不禁令人感叹:兴也岩崩,衰也岩崩!

木船 船工 纤夫和乌江号子
据有关史料记载,乌江最古老的船,是生活于乌江下游的土家族先民巴人所创的一种土舟。唐朝韦建的《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中说:“黔中者……有廪君之土舟”。但土舟究竟为何物,没有更确切的表述。后人认为这里的“土舟”其意应为“土人之舟”,即土著民、原住民古代巴人所制造的一种古船。至于造船的材料,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当而且似乎只能是树木。

据易世禄老人回忆,乌江航运最鼎盛的时期,乌江上同时航行着数十种以木船:“古蔺船”、“金银锭”、舵笼子”、“歪屁股”“小蛇船”、“黄瓜皮”、“麻雀船”……不一而足。其中有仅载重几吨的“小虾爬”, 也有能载百多吨的“八大橹”。五里滩边常见的是“舵笼子”、“歪屁股”、“小蛇船”。

易世禄和胡代林等人介绍,舵笼子是一种船客货两用船只,形状首尾上翘,舷樯较高,船的中部和尾部有两个房仓,船长30余米,装载30-60吨不等,每条船有船工20人左右,已具相当规模。“歪屁股”木船,这是中国内河造船史上独特的船型,船板特别厚,是为了抵抗狂浪拍击或触礁碰滩;左侧船尾向右歪扭,是为了便于艄公驾船冲滩躲礁,无舵而以前艄后艄灵活转弯,后艄又称大艄,长度和船身相当,重约1吨,无帆,上行靠拉纤,下行靠扳切。它用木板铁钉拼接而成,尾部不平,左边斜翘向上,逐渐向中线偏移,作为后梢支点,尾冠明显歪斜,故称“歪屁股”。这种船顺水载五十吨货物,逆水载三十吨。为了路上相互照应,通常是十多只船一起出行。

此外,乌江下游的小蛇船、三盐船、三板船,芙蓉江的蓼叶船,也都各具特色。小蛇船船身细长,船的头尾尖翘,载重10吨左右,行驶轻快。这种船的造型最能适应水急滩多的乌江,都是采用前后艄,结队行驶时便于拉纤过滩。胡代林先生说听他爷爷讲,原来往返于白马——土坎——武隆——江口等地的赶场船,就是这类船只。

羊角碛的五里滩,全滩由锄脑头、三叉石,拦马石等7个险滩组成,长约五华里,是乌江最险最长的滩,素有“乌江咽喉”之称。无论大小上行船只,要想经过五里长滩,必须由羊角庞大的纤夫队伍拉扯才能经过,而且这里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人群,如闯滩师、女纤夫等。闯滩师是用生命去和江水进行豪赌,不仅个个水性极佳,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对羊角滩水道、江水枯荣以及明崖暗礁了如指掌,还有熟稔的驾船技巧。滩师多是本地船工,操的是血盆里抓饭吃的手艺,要价很高,挣钱不少。闯滩成功,钱入口袋,一旦失败,命赴黄泉。

羊角五里滩,不知道吞噬过多少船只和船工的生命。那些失去亲人和因男人弄船到龚滩或涪陵而留守在家的女人们,为了生存,把牙一咬心一横,便在滩上拉船当起了女纤夫。纤夫在世人眼里,原本一直都是阳刚的化身,脊梁汗水淋漓,嘴里咬牙切齿,劲往一处使,号子喊得山响。而羊角女纤夫在雄性世界中,巾帼不让须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乌江行驶的木船,不论大小,船上的分工都大体相似。地位最高的是前后两位驾长,前驾长一般是最有经验的老船工,负责选择航路。他们要有熟知风向、辨别水位多大、何处是暗礁和石头的本事。后驾长掌舵,一般由沉着稳重、技艺高超的人担任,关键时刻,他手上握着全船人的性命。桨工和橹工的头领叫做桡头,也是个重要人物,发现有人不使力气,他就破口大骂。除此之外,船上还有一个极重要又江上特色的工种:号工。

号工,又名“开口”,职责便是领喊号子。乌江上的号子来源没有详尽的历史记载,只有一些民间传说。说是鲁班发明了船,最开始是用手划水带动船前进,可是船行滩多浪急的乌江时手划远远不够,鲁班捡到一节树枝,以枝代手,才发明了摇浆。他看到江岸牧童牵牛的情景,又叫他的弟子赵巧上岸,仿照牧童拉牛的姿势去拉船,弟子很不高兴,边拉纤边哭诉着自己的不幸,这劳动中的哭声,相传便是最早的乌江号子。

根据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推想乌江号子的诞生历程:最早乌江上的先祖们赤身裸体,艰难地摇着木船或是背负着沉重的纤绳,终年累月地爬伏在乌江的狭窄古道上拉纤。他们头顶悬崖绝壁,面朝惊涛骇浪,为了调剂劳动的呼吸和动作而开始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后来才逐渐有了简明的词句。先祖们发现这种呼喊能使寂寞的环境变得气氛热烈,繁重的劳动成了轻快的活儿,且能通过这些词句的呼喊,指挥生产,鼓舞劳动情绪,提高劳动效率。于是这种呼喊便代代相传下去,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内容和形式。

在走访中,胡代林先生从家中找出一条纤夫拉滩的“搭八”,一边向我演示着拉滩的姿势,一边说:“在五里滩拉船的姿势和其他地方是不大相同的,千万不能将‘搭八’像书包一样斜挎在双肩上,只能单肩斜挎,这是羊角的纤夫们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经验。如果将‘搭八’挎在双肩上,遇到船只在滩上‘打飙子’(指船触礁或被浪涛吞没,此时纤夫必须立刻抛开纤绳)拉滩的人很容易被失控的船拖入湍急的险滩中。

接着,胡代林给我讲起了乌江号子。他说:“乌江号子分为冲滩号子和平水号子,号子不同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不同的河段,号工们会选择不同的号子鼓舞船队。”冲滩号子是最为悲壮激烈的号子,它只有船遇急流险滩时才喊起。木船经过羊角五里滩时纤夫们喊的就是这种号子。这种号子又称“夺夺”号子,它没有弱拍,没有领唱,也没有歌词,只是不断地呐喊和呼号,声音铿锵有力,高亢激昂,进入高潮时,节奏陡然加快一倍,气氛更加热烈。“嗨咗、嗨咗”的呐喊声能压过咆哮的江水声,远传数里之外。

船过五里滩,进入峡谷,浪平水缓,或下水时,艄公在船上领唱着极慢的叙事号子。这种号子又称为平水号子或数板号子。曲牌有“百零八将”、“耗儿告状”等等。其声悠扬婉转,轻松柔和,可迎来清楚的山谷回音。如:

领:咳呀呀咳咳,

合:咳 咳

领:清风吹来凉悠悠哟,

合:咳 咳

领:连手推船下涪州哟,

合:咳 咳

领:有钱人在家中坐哟,

合:咳 咳

领:那知道穷人的忧和愁哟,

合:咳 咳

领:推船人本是苦中苦哟,

合:咳 咳

领:风里雨里走码头哟,

合:咳 咳

乌江的船只在五里滩上下码头等候卸货或装船,有时需要停留较长时间,船工也会不甘寂寞,唱一些幽默风趣、撩人心尖的情歌。如:

久没唱歌忘记歌,久不拉船忘记河。

老哥你要小心点,莫要下水当秤砣。

二四八月天气长,妹在船边洗衣裳。

捞起江水棒棒打,敲得哥哥心发慌。

乌江船工和纤夫号子,粗狂高亢、悠远跌宕,体现了乌江船工冒着严寒酷暑,斗险滩,顶恶浪,为了生活与大自然抗争的剽悍形象。它九曲回肠,意趣盎然,体现了乌江船工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显的艺术特点。现在虽渐渐远去,但它无疑是盛开在乌江畔的非遗奇葩。至今留存在江边时隐时现的“纤夫寨”、乌江两岸峭壁上绵延不绝的“纤夫栈道”,无时不向人们述说着一个个悲壮神奇的乌江船工和纤夫的故事 ,这些故事将存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乌江人永不磨灭的记忆,乌江船工和纤夫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一定会激励着千千万万子孙后代在逆境中向前、向前!(写作于2018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 巴山晓月】




投稿要求:

1.投稿本平台作品,即视为作者授权,文责自负,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无病句。
2.电子邮箱投稿:邮件主题请注明“稿件体裁+题目+作者+字数”;文本内容:作品标题+作者姓名(笔名)+内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手机号、通讯地址等。稿件请以附件(同时将附件内容粘贴到邮件正文)发送到相应邮箱。小说请在正文前面附上内容简介。
3.采用的作品为诗歌(含古体诗)、散文、小说、随笔、纪实、杂文、文学评论。
4 .投稿邮箱:电子邮箱3173214885@qq.com或者平台投稿入口“畅游文海”(自主发布)电子邮箱投稿,在一个月内未接到平台选用回复,可另行处理。
5.请加编务微信(17702337463),一经采用,以便奉发薄酬。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